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资讯

三言堂艺术馆举办《风雅江南写岁朝》——迎新年特展



2025-02-13来源: 艺术中国

来三言堂艺术馆,过“苏式中国年”!春节临近,年味渐浓。连年有“鱼”、醒狮好“狮”,打春牛、送灶神、迎财神,剪窗纸、贴窗花、拉彩花、挂灯笼、烹炸美食、购置年货,家家户户忙忙碌碌,男女老少笑容满面。这是中国人迎接一年中最重要的春的节日传统习俗。自古以来,迎新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期盼与无限憧憬。而农历乙巳蛇年新春亦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

寻找家乡年,体验文化味,再现民俗乐、喜迎“酥”式年。为庆祝中国春节入选人类非遗,2025年1月11日,三言堂独家策划《风雅江南写岁朝》——迎新年特展在三言堂艺术馆(风雅江南生活美学空间)开幕。这场汇聚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审美创新的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对江南文化、吴文化的深情致敬与传承。

展览由苏州日报社文旅融媒中心、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主办,三言堂艺术馆、雅宜苏作红木家具艺术空间、风雅江南生活美学空间联合承办。邀请了多名艺术家参展,包括林尔、孙宽、吴越晨、谢士强、方向乐、金红男、韩光浩、张泰中、沈大栋、王继强、毛世奇、朱培华、韩玉红、王硕。

开幕仪式上,古琴雅韵悠扬,汉舞翩跹动人,引领观众穿越至风雅江南的辉煌岁月;当天恰逢孜孜耕耘“风雅江南”的三言堂成立10周年,李平海馆长对所有支持三言堂发展的各位朋友和领导表达了诚挚的感谢,简述了创业10年的发展历程。

随后“三言书院”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基地、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楹联创研中心活动基地、明德草健康驿站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三言堂”道家养生功法研习基地也相继揭牌。揭牌仪式后,又为10位嘉宾颁发了三言堂艺术馆顾问聘书,分别是周矩敏、柯继承、王坤泉、韩光浩、秦怀宇、尼克、余嘉、顾斌、周发兴、王兵。

桃花笑春风,剪纸映红灯,由非遗精华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与三言堂联合出品的“福气苏城”年礼及生肖蛇年画、“趣生肖”艺术摆件发布,由苏州工艺美院科产处处长李国兵与三言堂艺术馆馆长李平海联合敲响罗三声,传递新年吉祥与祝福。最后随着《天工苏作——非遗家具》纪录片开机仪式揭幕,现场活动升华到高潮,欢呼声,掌声,尽显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江南有名士,微妙玄通;姑苏有风物,国宝乡愁。这是一颗风雅的种子,也是这方水土的审美基因。展览现场,古董级清供国画以及名家创作的蛇年对联、蛇年生肖画、太湖石绘画等作品意境深远,笔墨精湛,吸引了众多眼球;桃花坞木板年画,一团和气实在是太应景了;清秀古雅的苏式盆景、精妙唯美的赏石摆件,或圆润如玉,或嶙峋怪异,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质感,呈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文情怀的交融;传统技艺智慧的“天工苏作”红木家具巧夺天工,线形刚中有柔,直中有曲,简洁流畅,富有弹性和韵味;家具上还摆有古典插花,插花师以独特审美,巧妙融合鲜花、枯枝、绿叶与果实,展现了清新脱俗的插花艺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此外,还有很多文创产品展示,“福气苏城”桃花坞木板年画文创年礼、“趣生肖”蛇年艺术摆件、“一园江南梦”园林主题茶具、“风雅江南”系列文创产品、“风雅太湖”碧螺红茶、“苏城寻鲜记”年货礼包等等,融合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审美创新,尽显江南文化、吴地风华。现场还有紫砂壶雕刻、文房钧瓷及鲜艳明媚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展现了江南地区的民俗风情与节庆氛围。纯朴的亲情、乡情,浓郁的年味、美味,应接不暇,感受人杰地灵、工匠云集的苏州这些不同风格文化民俗,让非遗年味触手可及!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故事中感受那流淌了千年的文化气息,妥妥的体会“苏州年,最江南”的自豪感。

苏州的节令民俗,是苏州人民俗心理、人文精神的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然而,在现代化急剧改变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今天,苏州的众多节令民俗活动正面临消逝,或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保护与传承苏州节令民俗,已经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而这场“风雅特展”作为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让每一位观众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感动与收获。

展览为期两个月,将持续至3月11日,免费参观。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上一篇:改革发展新起点 奋力迈向新征程——中国文促会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