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来源: 艺术中国 |
Deel公司插画师/动态媒体设计师刘雨葳 2024年纽约设计周,ICFF(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Furniture Fair)展厅内,三件以陶瓷盘作为媒介展出的插画系列作品正在展出,刘雨葳看着观众在自己的作品前驻足讨论,想起两年前刚从SCAD毕业,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加班到凌晨的自己。那时的她或许没想到,从小对绘画的热爱与坚持,最终让她走入自己最热爱的行业,成为一名插画师和设计师,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众。是一件如此令人开心的事情。 从小就对绘画充满热爱,却因身边无人从事艺术行业,加之学业压力,刘雨葳一直将绘画作为业余兴趣,而非职业目标。她曾认为学习绘画意味着成为一名艺术家,而她并不想走这条路。但是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她还是觉得相信自己一次,于是通过艺考进入了四川师范大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虽然自己初入此领域时毫无概念,也不知道什么是设计,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但随着系统性的学习,她逐渐摸索出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真正让刘雨葳意识到自己与插画的缘分,源自她大学期间,为申请美国平面设计研究生而创作的一个绘本项目。这本书旨在教育和鼓励儿童认识蔬菜的种子,并鼓励孩子们从种子开始种植蔬菜。她为整本书绘制了插画,当她将作品呈现给导师时,导师惊讶地指出她的插画天赋,并鼓励她转向插画方向。这一评价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让她坚定了学习插画的信心,也最终引导她在美国SCAD(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攻读了第二个专业:插画,并且还让她走进了另外一个全新的领域:动态媒体设计。 插画风格的形成:日常、文化与个性的融合 刘雨葳的插画风格并非一蹴而就。在最初学习插画的过程中,她研究并模仿了许多优秀插画师的作品,学习他们的画面处理方式。随着创作数量的增加,她逐渐总结出自己的风格,并将个人经历融入画面中。 “我是一个喜欢观察细节,心境安静的人,我喜欢装饰我的日常,喜欢自然与花草,喜欢烹饪和烘焙,这些爱好逐渐成为我插画的主题。”她说道。 此外,她的中国文化背景也深深影响着她的作品。她喜欢在画面中融入中国风光的元素,并在艺术风格上打破传统插画的透视规则,而更倾向于运用平面设计思维,强调画面的平衡与趣味性。她的作品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尤其喜欢描绘物品,希望通过创作将平凡日常中的美好放大,记录温暖的瞬间。 “我们很多美好的记忆其实往往流淌在日常之中,比如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和小猫一起在沙发上看电视都是生活中美好的瞬间,但正因为是日常,常常会被大家忽视掉。我希望我的插画能把大家带回到那些美好的时刻。”她补充道。 Living with nature (与自然共存) 实践的磨砺:从课堂到商业项目 在SCAD学习期间,刘雨葳有机会参与多个实践项目,使她对插画和动态媒体设计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她曾与德勤合作,为德勤与美国政府合作的5G项目的企划书作为最终插画视觉设计与排版。此外,她还以插画师的身份,参与设计了Savannah的一家日式餐厅的墙绘项目,在此之后她还作为插画师为SCAD举办的全美最大型的,由学生举办的动态媒体座谈会,设计了其中一部分Title Sequence的主要视觉。 这些实践经历不仅帮助她获得奖项,也让她更加珍惜自己作为插画师和动态媒体设计师的身份。她深刻体会到,设计师的职业不仅仅是个人创作的表达,更是一种团队协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SCADpro x Deloitte 5G (德勤5G项目插画) 步入行业:挑战与成长并存 从SCAD毕业之后,刘雨葳在洛杉矶知名设计工作室Imaginary Forces实习,她的第一个项目是与团队一起,为Apple Music设计视觉方案。在团队中,既要面对高效的工作节奏,又要与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并肩作战。为了弥补自身的经验不足,她在下班后仍继续研究项目,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那段时间压力很大,因为大家都比你优秀,而且有很多自己不了解的知识需要学习,但我也清楚这是成为一名商业设计师所必须要经历的成长。”她坦言。 她在Imaginary Forces参与的第二个项目是为Apple TV的一部新剧设计Title Sequence的提案。由于这部剧尚未对外发布,参考资料有限,她通过阅读原著小说,和团队一起讨论构思,阅读和寻找网上的资料,学习新的视觉表现手法,逐步构思出合适的视觉表现方式。尽管Title Sequence并非她擅长的领域,但这个项目让她突破了舒适区,学会接受不同风格的设计挑战。 在Deel担任全职插画师和动态媒体设计师期间,她更是深入参与品牌设计的每一个方面,也是这个经历让她了解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业插画设计师,其中的一个项目,为Deel品牌重新设计插画风格的任务,让她在其中收获颇多。她的主要任务是为Deel探索新的插画风格,使新的插画风格其与品牌形象协调统一,刘雨葳和她所在的设计团队尝试了不同的插画风格的探索,这个过程让她从更加统筹的角度学习了插画在品牌这个大的概念之中的重要性。什么样的插画风格可以更好的和公司其他的设计产品相融合。插画的风格是否符合产品的定位,在未来的应用之中,是否可以做到不同的设计师和团队都可以有效率的上手,等等这些实践性的问题都是插画在一个品牌中所需要做到的。刘雨葳很感激参与了这一次Deel rebrand的全过程。 “让我作为一名插画师在不同的知识层面和实践维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及作为一名专业插画师如何在团队中去合作的重要性。”这一过程中,她深入理解了插画在品牌设计中的作用,并学会在个人风格与品牌需求之间如何去取得平衡。 Deel rebrand illustration (Deel品牌插画设计) 拓宽个人插画的可能性 除了商业项目外,刘雨葳也不断的在突破自己个人作品的创作手法。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她一直坚持创作自己感兴趣的插画题材作品,她坚信不停歇的创作才可以看见更多的可能性,她尤其对插画在不同媒介上的应用充满了兴趣。她尤其钟爱插画与陶瓷的结合,并在作品《大放异彩》中,将陶瓷作为画布,讲述她和她同龄的,在海外拼搏的优秀中国女性的故事。她希望通过这组陶瓷作品,展现中国女性在异国他乡努力拼搏的精神。 “陶瓷是一门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当我提到陶瓷时,我总会感觉到非常的亲切。我的作品《大放异彩》就是应用了陶瓷带给我的情感链接,描述了我和我认识的优秀中国女性,赞美了她们是如何在异国他乡,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陶瓷承载的是我们的背景,我们成长的环境和我们的根基,在此之上,我们生长出属于自己的图案,色彩。我想要凸显出中国女性在外生活的共性与独特性,在传统和创新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大放异彩。” 这一作品最终受到了知名国际策展人Zhang Bo,也是刘雨葳在SCAD校友的认可,并邀请她参加在2024年纽约设计周,ICFF(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Furniture Fair)展厅内展出,展示的效果非常的好,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观看。刘雨葳将她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属于自己的文化表达方式,融入进自己的作品中,扩宽了自己作为一名商业插画设计师的独特个人风格。 《大放异彩》插画陶瓷项目 对刘雨葳来说,在商业设计世界工作的自己和探索实验个人插画风格作品的自己都很重要,她们分别给自己带来了不同的知识和能力上的进步,就像每一个人是多面的,她也认为自己的插画设计师身份是多面的。“我从不同领域所接收到的知识和成长,最后都化作我的灵感展现在我的作品之中。” 未来展望:探索更多可能性 展望未来,刘雨葳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插画风格,并探索插画与动态媒体设计的更多结合方式。此外,她对跨媒介创作充满兴趣,希望在不同的材料和载体上尝试插画的应用,例如家装、织物和陶瓷等。 “设计和插画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能一直坚持创作,并不断突破自己的边界。”她说道。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在不断探索中成长,刘雨葳的插画设计师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也为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文/陈静) 责任编辑:王洁 |